这是好事啊。
等出了到西城的时候,看到不少人在修水泥路。
这水泥路的成本其实不低。
既然朝廷有支出,肯定响应的得有收入。
城内的基础建设,得商人们来买单,得将大明朝的商税也修整一下。
当然,目前还是局限于北京,不可能一口气推到全国。
马车一路向制造局行去,很快便到了制造局。
眼下,孙承宗、李邦华、卢象升、孙传庭、洪承畴,还有刚刚被传召到京师的新任兵部侍郎范景文,皆在制造局门前恭候圣驾。
徐光启、汤若望、孙元化、毕懋(mao,四声)康等人也皆在门口。
那原本属于工部的军器局,自然是还在,不过基本上已经停止状态。
能用的基本上是基层,干活的被调到制造局来了,不能用的留在了军器局。
现在制造局的郎中是毕懋康。
这是为了防止**。
没办法,原本的军器局烂账太多,新的兵器已经不能经过那里了,否则钱投进去没回响,东西还造不出来。
崇祯下了马车,众人行礼道:“参见陛下。”
“都不必多礼。”
崇祯说着,向里面走。
制造局周围平日里都是有重兵把守的,而且全部都是调派的锦衣卫,没有皇帝的令牌,是进不去的。
除非像现在这样,和皇帝一起进去。
这里可是有大量的军事机密的。
等进去里面后,往深处走,崇祯道:“燧发枪现在有多少支了?”
“回禀陛下,现在一共制造出2万支。”
“带朕去看看。”
“陛下这边请。”
众人一起跟着毕懋康进了右边的大门,里面空间极大,这里是火器库房。
一边摆放着八门红夷大炮,看起来雄壮而有震撼力。
再往里面走,是一排排架子,架子上摆满了燧发枪,规格基本上是一模一样。
每一支燧发枪的头部都有一根刺刀。
它们安安静静躺在上面,看起来颇有质感。
一眼望去,颇为壮观,极其震撼。
尤其是向张晨这种穿越者,他明白燧发枪待刺刀意味着什么,从而更加感到震撼。
2万支!
毕懋康一年多的时间,造了2万支燧发枪出来了!
一天能造50支!
在武器制造搬到这边来之后,效率明显提高了太多太多。
张晨也不得不感慨中国古代制造。
古代制造肯定是非常强的,从秦代开始便是如此。
宋朝的时候,兵器装备简直是到了巅峰,普通士兵都可以披甲了。
明朝更不必说。
因为钢铁冶炼技术提升了,铁矿被挖掘的也更多了。
张晨拿起一边的一个小麻袋,上面写的弹药袋,燧发枪的弹药就是装在这里面。
每一把燧发枪还配置了一根插销,那是上子弹用的。
火枪营从去年就组建了,现在装备大大增加,火枪手在今年7月的大战,应该是可以初次投入,小试牛刀了。@B